中新網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北京全市160萬名中小學生迎來春季學期,各學校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溫暖的氛圍迎接孩子們“回家”。為了讓同學們平安開心地開啟新學期,北京市教委聯合有關部門,全力做好開學日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保障工作。
保障通學車試點安全運行
在2023年9月推出通學公交試點基礎上,2月26日起,北京進一步擴大通學公交試點范圍,由原來的西城、朝陽、海淀、豐臺4區擴展到城六區和通州、大興共8個區,計劃新開線路206條,服務學校85所、學生7242人,通學公交線路總條數累計達251條,每日服務學生超1萬人。
資料圖:北京在清華附小清河分校舉行北京市通學車現場觀摩會,新型通學車首次亮相。北京市交通委供圖。
北京市教委表示,各試點區校要認真總結試運行和演練的工作情況,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改正,并舉一反三查找問題,特別是學校端接送組織要嚴密無漏項,志愿者的配合要主動無縫隙。
要“一校一方案”“一線路一流程”“一車一措施”來定人定崗定責任,確保全要素、全流程都在計劃中,都有應急方案。
加強校園周邊交通綜合治理
嚴格落實《2024年接訴即辦“每月一題”校園周邊交通綜合治理解決方案》要求,加強校園周邊及校內交通安全措施落實,進一步優化學生上下學交通組織方式,落實錯峰上下學、校門值班管理、“四支隊伍”安全護導、小黃帽路隊制等措施。
協調公安、交管部門執行上下學高峰勤務和日常巡邏防控制度,加強“護學崗”建設,規范周邊停車管理;查處違規電動三四輪車,黑車摩的攬客,商販擺攤設點等影響安全秩序問題。
靈活開校門時間,學生即來即進校
經過一個假期休整,學生和家長比較期待盼望開學,各學校要認識到收心需要一個過程,要寬松對待早到遲到學生,要靈活開校門時間,做到學生即來即進校,不在學校門前聚集等待;學生放學沒有家長接送時,要做好專人看護,直到家長接走。
家長開車接送孩子時,要安排“四支隊伍”及時開車門,接送孩子,做到車輛即停即走;值班校領導和老師要統籌組織好上下學校門口附近交通秩序維護,聯合警察隊伍、高峰勤務等人員做好規勸、引導和疏導等交通保障工作。
不乘用違規電動三四輪車輛
各學校要嚴格落實全市違規電動三四輪車治理要求,教育學生不乘用違規車輛,引導家長不使用違規車輛,對發生使用違規車輛接送學生的行為現象要及時報告屬地街道和執法部門,杜絕開學后學校周邊出現接送學生行為。
加強安全教育,綠色低碳出行
各區校要聯合交管,開展“知危險會避險開學交通第一課”安全教育,提高學生自我保防意識,掌握自身防護技能。
特別是要向學生和家長宣傳交通安全和綠色出行的知識,引導學生和家長提高公德意識,自覺帶頭安全文明出行、綠色低碳出行。
加強健康監測,做好健康防護
近期北京市呼吸道傳染病呈現流感和新冠共同傳播的態勢。各學校、托幼機構要做到——
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疫情報告;確保師生不帶病上班、上學。發現學生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應及時為學生佩戴口罩并與家長聯系,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居家休息、積極治療,避免參加集體活動和進入公共場所。出現疑似病例的班級要加強癥狀監測、病例管理、消毒、通風等措施。
做好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廁所等重點區域消毒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通風不良的建筑可采取排風扇進行機械性通風換氣;規范消毒劑使用和操作,配備足夠的盥洗設施,主動引導學生做好手衛生。
采取多種形式做好流感、新冠等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大力倡導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掩口鼻等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師生防病意識和能力。
構建學生健康成長的“統一戰線”
北京市教委表示,新學期即將開始,北京基礎教育將錨定深化改革年、課程建設年、狠抓落實年三項目標,構建學生健康成長的“統一戰線”,以多渠道和新載體全面支撐基礎教育系統性躍升,將“高質量”貫穿北京基礎教育的整體工作。
在系列實驗區實驗校建設方面,北京市將構建具有首都特色的課程體系,高質量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將全面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支持指導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建設,不斷提高學生科學教育素養。構建“寬門檻、多通道、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青少年創新學院的重要作用,統籌首批北京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在五育并舉方面,將以身心健康為突破口,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深入實施體育評價改革,開展中小學生“一校一品”體育教學改革試點。實施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全面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監測干預,建好用好心理咨詢服務平臺。
在教育數字化轉型方面,將進一步優化升級北京數字學校,完善“空中課堂”全學段、全學科數字課程體系,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及“雙師課堂”建設。同時促進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以智助學、以智助研、以智助教、以智助管。
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重點是一體化推進思想政治、師德師風、育人能力提升。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開展“教師隊伍建設年”活動。開展新任特級教師、特級校長、市級學科教學帶頭人、市級骨干教師示范引領活動,強化素質能力建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依托系列專項培養工程,進一步加大優秀、卓越、教育家型教師培養力度,提升教師跨學段、跨學科、承擔融合課程、大單元教學的綜合素質能力。(完)